魏孝文帝改革是什么意思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分词解释
拼音:wèi 部首:鬼 笔划:17 五笔:tvrc

wèi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姓。

笔画数:17;
部首:鬼;
笔顺编号:31234531325113554


拼音:xiào 部首:子 笔划:7 五笔:ftbf

xiào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居丧的事:守孝。吊孝。
丧服:戴孝。孝衣。
姓。

笔画数:7;
部首:子;
笔顺编号:1213521


拼音:wén 部首:文 笔划:4 五笔:yygy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白武

笔画数:4;
部首:文;
笔顺编号:4134


拼音:dì 部首:巾 笔划:9 五笔:upmh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帝。玉皇大帝。
君主:帝王。皇帝。称帝。帝制。
emperorGod

笔画数:9;
部首:巾;
笔顺编号:414345252


拼音:gǎi 部首:攵 笔划:7 五笔:nty

gǎi
变更,更换:改变。更(g卬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
姓。

笔画数:7;
部首:攵;
笔顺编号:5153134


拼音:gé,jí 部首:革 笔划:9 五笔:afj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姓。

笔画数:9;
部首:革;
笔顺编号:122125112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