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是什么意思
李贽(1527-1602) :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分词解释
李
拼音:lǐ
部首:木
笔划:7
五笔:sbf
李字组词
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姓。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521
贽
拼音:zhì
部首:贝
笔划:10
五笔:rvym
贽字组词
贽
(贄)
zhì
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贽见(拿着礼物求见)。贽敬。
笔画数:10;
部首:贝;
笔顺编号:1213542534
更多组词
李梦阳
李惠堂
离言
离縰
连敖
欐佹
梁头
梁士诒
连晴
两箱
漏泄
凌云笔
凌弱暴寡
莲花漏
理讼
理会
雷轰电转
雷峯夕照
连文
连锁反应
理所不容
力学不倦
两王
良工苦心
鳞被
溜弯
刘海
刘柳
累子
离鬽
逦连
理鬓
三阴
理身
丧明之痛
立刀
双唇音
立功自效
散失
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