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徭是什么意思
1.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分词解释
均
拼音:jūn
部首:土
笔划:7
五笔:fqug
均字组词
均
jūn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皆,都,老少均安。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均钟〕古代乐器。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笔画数:7;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3541
徭
拼音:yáo
部首:彳
笔划:13
五笔:term
徭字组词
徭
yáo
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
笔画数:13;
部首:彳;
笔顺编号:3323443311252
更多组词
刊除
亢音高唱
堪托死生
恺悌君子
开元钱
开尊
开笔
君侯
瑴玉
爵袟
谲妄
抉面
狷介之士
卷饼
苦衷
客销
涓人
捐躯
坎离
楷隶
筠筩
卷甲
倦困
隽脆
绝后光前
绝仁弃义
駃题
橛守成规
橛杙
嚼口
矍矍
君门
开面
开小会
衉唾
看透
扣环
镌阶
绝技
考击